长电科技车规级封装技术,加速底盘的智能化演进

2025-02-21

        当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,底盘系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范式重构。从机械传动到电子控制的跃迁,再到高度集成化与智能化的演进,智能底盘已成为集感知、决策、执行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平台。在这场技术变革中,长电科技以车规级封装技术为支点,撬动智能底盘发展的更多可能。

解构:线控系统的封装密码

        智能底盘发展的关键是执行器的线控化。线控底盘技术通过电子信号取代机械和液压连接,将驾驶员的操作转换为电子信号,由控制器处理并传递至各执行器,以实现更高精度和响应速度的车辆控制。

        线控化的智能底盘涉及微控制器、传感器、电源管理、电机驱动器、数据通信和功率器件这六大类车规芯片,相应的封装形式和可靠性等级要求如下:

  • 对FBGA、QFP、SOP和QFN等类型封装,长电科技基于金线和铜线的封装解决方案,可以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封装服务。
  • 功率器件除满足 Grade 0的高可靠性要求外,其封装形式多样化,以适应不同应用需求。长电科技的TOLx系列、LFPAK系列、DPAK/D2PAK为客户设计人员提供合适的功率 MOSFET封装技术,实现产品的高效率和功率密度。

创新:融合趋势下的技术应答

        除了线控技术本身的持续演进,智能底盘的发展还呈现“域内融合”与“跨域融合”两大趋势。域内融合通过提升底盘子系统的集成度,实现XYZ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;跨域融合则通过与智能驾驶域、智能座舱域、车身域等功能域的深度协同,推动整车智能化。

        这对传感器的感知能力、控制器的算力、数据通信与接口能力,以及功耗与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。长电科技依托在智能座舱与ADAS领域的车规级封装方案,能够满足高可靠性需求,并持续优化封装尺寸与散热能力,以适应智能底盘的发展。

        当智能底盘迈向量产“深水区”,一流的质量保障成为关键。为此,长电科技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体系,和完善的车规级业务流程,以零缺陷为目标,为客户提供稳健的生产过程控制和完备的质量检验流程,满足车规芯片制造的严苛要求。

        毋庸置疑,底盘正搭上智能化、AI化的快车,推动线控转向、线控悬挂等技术在量产车型中的广泛应用落地,让智能驾驶走进千家万户,同时也为智能底盘相关芯片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面对这一机遇,长电科技将继续与客户紧密合作,强化封装技术、材料的研发,持续优化产品,扩展封装形式和技术方案,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车规级解决方案。